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 天津市宁河区姜某某与李某某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案

天津市宁河区姜某某与李某某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案

瑞律网整理发布 990°c 2024-08-12
导读:本案是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争议纠纷。本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清晰,矛盾纠纷的焦点集中在赔偿金额上。由于受伤当事人伤势较重、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另一方当事人无固定工资收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负担较高的赔偿金。

天津市宁河区姜某某与李某某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案

【案情简介】

2022年4月上旬,天津市宁河区某镇某村村民李某某驾驶摩托车与姜某某驾驶的无牌三轮车在村路口相撞,造成姜某某身体多处受伤,后姜某某送医治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此次事故双方负同等责任。2022年9月某日,双方当事人因人身损害赔偿金额不能达成一致,故到天津市宁河区某服务中心反映赔偿问题。中心接待同志接访后,将此案件转交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

调委会受理此案后,调解员分别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姜某某表示,其伤势较重,住院期间医药费等支出已达14万余元,鉴于双方是同村村民,两家关系不错,在李某某提出赔偿16万元的时候,其也体谅对方,故将赔偿诉求降到18万元,但李某某还是认为太多仍旧坚持16万元赔偿,为了尽快解决赔偿金问题,张某某放弃了残疾等级鉴定,只希望李某某负起责任,尽快解决本纠纷。李某某则表示,其无固定工资收入,平时经济拮据,以其经济能力,最多赔偿16万元,目前其已主动垫付了5万元医药费,愿意再支付11万元赔偿金。姜某某听罢情绪激动,表示自己年纪大且无业,因此次交通事故,做了开颅手术,后期手术术后的副作用以及风险都不可预测,事故直接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因此要求李某某一次性支付其后续治疗费、康复费、护理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18万元是合情合理的。

调解员及时安抚了双方当事人的激动情绪,劝导双方当事人冷静处理此事。鉴于双方当事人在赔偿金额上的分歧较大,且情绪不稳定,经过反复思考,调解员认为本案案件事实清晰、责任明确,且双方当事人对此并无异议,仅在赔偿金额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通过“背靠背”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员首先与李某某沟通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指出,双方责任已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明确,李某某应当赔偿上述费用。接着,调解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修正)》的规定,具体说明了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合理费用的计算依据,引导李某某计算出一个较合理的赔偿金额。调解员还向李某某指出,若双方当事人选择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此事,赔偿金额并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其他费用,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调解员还引导李某某换位思考,希望其考虑到姜某某受伤至今,生活多有不便,应尽可能满足对方合法合理的经济赔偿要求。经过调解员有理有据的劝说,李某某表示愿意增加合理的赔偿金额。

调解员转而做姜某某的思想工作,调解员表示,这次事故双方各负一半责任,鉴于李某某发生事故后主动垫付医疗费的行为及其积极赔偿的态度,建议姜某某考虑到李某某家庭的经济情况,适当降低赔偿金额。

最终,在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双方同意在赔偿金额上各退一步,姜某某同意将赔偿金额降低至17.5万元(包括之前李某某垫付的5万元医疗费)。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调解结果】

在调解员的协调下,姜某某与李某某达成调解协议:

1.李某某赔偿姜某某的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合计人民币17.5万元;

2.给付方式:前期姜某某住院治疗李某某已支付5万元,签订协议时李某某以转账形式再给付10万元人民币,所剩款项双方约定于2023年10月1日前给付完毕;

3.姜某某自愿放弃人身身体伤残等级鉴定,放弃追究责任的权利;

4.本协议经双方签署后,姜某某就此事不再追究李某某任何赔偿责任;

5.双方无其他争议。  

【案例点评】

本案是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争议纠纷。本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清晰,矛盾纠纷的焦点集中在赔偿金额上。由于受伤当事人伤势较重、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另一方当事人无固定工资收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负担较高的赔偿金。为做好这起纠纷的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员采取灵活多样的调解方法,多次疏导劝解当事人,在调解纠纷过程中,正确适用法律,向纠纷当事人宣传解释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并详细讲解天津市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及纠纷赔偿金额具体计算方式,充分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信任和支持,为纠纷有效解决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采取背靠背调解的方法,面对情绪激动的纠纷当事人,分头做工作,进行情绪降温,促使双方冷静思考,避免正面冲突,最终圆满化解本次纠纷。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