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给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主张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1)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就上述事项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2)在企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劳动者除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之外,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3)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
(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小李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三个月,但老板一直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小李先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经过审查和审理,最终裁定公司应支付小李所欠工资。然而公司仍未履行,于是小李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依法发出支付令后,公司不得不支付了小李的工资。
在这个案例中,小李充分运用了法律赋予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当遇到老板不给发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不应忍气吞声,而应积极行动。仲裁和申请支付令都是有效的途径,通过法律程序可以有力地促使企业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劳动者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诉求。
小张所在的企业长期拖欠工资,小张多次与老板沟通无果后,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小张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企业拖欠工资的事实,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决企业立即支付小张工资及相应的赔偿。
小张的做法是明智的,当其他途径无法解决问题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诉讼中,证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充分的证据才能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人民法院会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公正的审判,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提醒广大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在遇到劳动纠纷时能够通过合法途径有效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