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诉讼时效将届满的补救办法如下:
1、要求债务人写出还款计划: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或协议。这样诉讼时效从还款计划的履行期限届满时起再开始计算,就以延长即将过去的诉讼时效。
2、与债务人对账:在对账中有催收债权的意思表示,诉讼时效从对账之日起再开始计算。
3、起草与债务人清欠会谈纪要:对于一时还不上债的单位,采用这种方法,既不伤和气,又能掌握清欠的主动权,也能引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5、找第三者证明曾问债务人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从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
6、提起诉讼: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原诉讼时效中断。
7、让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
8、通过非诉讼方式主张权利:债权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主张权利的请求,或者向仲裁机关主张权利,可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甲借给乙一笔钱,借条快到期时,甲让乙写了一份还款计划,后来乙未能按时还款,甲凭借还款计划成功主张了权利。
丙对丁享有债权,在与丁对账时明确提及了催收,之后丁仍未还款,丙据此在诉讼时效内提起了诉讼。
在实践中,对于借条诉讼时效届满的问题,上述方法是较为有效的应对策略。比如在案例一中,还款计划使得即将届满的时效得以延长,保障了债权人甲的利益;案例二中对账时的催收表示也起到了重新计算时效的关键作用。债权人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在处理债权债务关系时,要注重证据的留存,以便在可能的纠纷中占据有利地位。法律保护积极主张权利的当事人,当借条诉讼时效出现问题时,切不可消极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