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因感染肺炎强制隔离的,单位不能单方面辞退。
辞退患病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
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小张是某公司员工,因感染肺炎被强制隔离。隔离期间,公司单方面将其辞退。小张得知后,依法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最终,仲裁机构支持了小张的诉求,认定公司的辞退行为违法。
在这起案例中,公司明显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员工因感染肺炎强制隔离,单位无权单方面辞退。公司本应按照规定支付员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法律的规定是明确且具有约束力的,任何单位都不能随意违反,否则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小李在疫情期间感染肺炎被强制隔离,其所在单位却不顾法律规定,强行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小李运用法律武器,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判决单位恢复与小李的劳动合同关系,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单位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员工的权益。法律明确规定了在特定情况下对员工权益的保护,单位不能以任何不合理的理由辞退员工。当员工遇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时,要勇敢地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会给予公正的裁决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