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释的罪犯要实行社区矫正。
《刑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刑事辩护
被假释的罪犯还要实行社区矫正吗
被假释的罪犯要实行社区矫正。【法律依据】《刑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张某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学习,表现良好。缓刑考验期满后,张某顺利回归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李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服刑三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李某起初能够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但后来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多次违反规定外出。最终,李某被撤销假释,收监执行剩余刑期。
在第一个案例中,张某能够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通过社区矫正制度的帮助和引导,顺利完成了缓刑考验期,实现了刑罚的教育和改造目的。这充分说明社区矫正对于罪犯的改造和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第二个案例中,李某在假释考验期内未能严格遵守规定,导致其被撤销假释。这提醒我们,社区矫正虽然给予了罪犯一定的自由和机会,但同时也要求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司法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社会力量等,以确保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促进罪犯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