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案例一:王某为了在找工作时更有优势,伪造了一所知名高校的印章盖在自己的简历上。后经用人单位发现并报案,王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张某私自伪造了某事业单位的业务专用章,用于处理一些私人事务。其行为最终被察觉,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在这类案件中,首先要明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具体行为表现。如案例一中王某明知伪造印章是违法的,却为了私利而实施,明显具有主观故意。其次,对于印章的性质和用途的认定也至关重要,像案例二张某伪造的虽不是单位公章,但也是具有特定用途的印章,同样构成犯罪。总之,对于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