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家暴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归女方的可能性比较大。
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由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李先生和张女士因李先生长期家暴而离婚,他们有一个五岁的孩子。在法庭上,张女士提供了李先生家暴的充分证据,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报警记录等。法院综合考虑了双方的情况,鉴于李先生的家暴行为对孩子成长不利,最终将孩子的抚养权判给了张女士。
在这个案例中,张女士通过有效的证据证明了李先生的家暴行为,这对争取抚养权起到了关键作用。法院在判决时,严格依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考虑到李先生的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作出了正确的判决。这也提醒广大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否则在抚养权的争夺中很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王某和赵某在离婚时就孩子抚养权问题产生争议,孩子已满六岁。赵某虽然没有家暴行为,但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对孩子照顾较少。而王某虽然收入略低于赵某,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法院经过调查和询问孩子的意愿后,将抚养权判给了王某。
此案例中,法院全面考量了父母双方的实际情况。赵某因工作原因无法充分照顾孩子,而王某在陪伴时间上具有优势。并且孩子也表达了更希望和母亲生活的意愿,法院尊重了孩子的真实想法,这符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以孩子利益为重的原则。这告诫父母,抚养权的归属不仅仅取决于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