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商标侵权发生纠纷,首先应当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商标法》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甲公司是某知名商标的权利人,发现乙公司在其商品上使用了相似商标,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经调查认定乙公司侵权行为成立,工商部门责令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作出相应处罚。
丙企业发现市场上有大量假冒其商标的商品在销售,在协商无果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获得了相应的赔偿和保护。
在商标侵权纠纷中,法律提供了明确的解决途径和处理方式。当事人应积极利用这些规定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像上述案例,无论是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司法途径,都是有效的解决手段。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及时收集和保存证据,以确保自身诉求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持。同时,对于侵权方而言,一旦被认定侵权,将面临法律的制裁,这也警示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商标法的规定,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