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什么区别

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什么区别

瑞律网整理发布 131°c 2025-01-21
导读:知识产权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什么区别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下列区别:(1)权利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造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其权利产生的依据是作者创作作品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或者是著作权合法的承受者,如作者的继承人。邻接权的主体是指作品的传播

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什么区别

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什么区别

著作权与邻接权有下列区别:

(1)权利主体不同

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造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其权利产生的依据是作者创作作品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或者是著作权合法的承受者,如作者的继承人。邻接权的主体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包括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节目播放者等,除表演者外,几乎都是法人,其权利产生的依据是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付出的不同于作者的创造性智力劳动。

(2)保护的对象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条件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原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对象是经过传播者艺术加工后的作品。前者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主要体现了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

(3)权利的内容不同

著作权主要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和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等财产权利;邻接权的内容主要是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邻接权的内容因传播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表演者享有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者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等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享有播放、许可他人播放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其制作的节目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对作品的修改权、出版物装帧形式的专有使用权。

(4)受保护的前提不同

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一经产生就可能获得著作权保护;邻接权的取得须以著作权人的授权及对作品的再利用为前提。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举例说法】

某音乐平台未经授权播放了大量歌手的歌曲,而这些歌手的作品版权属于某唱片公司。唱片公司以侵犯邻接权为由将该音乐平台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音乐平台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损失。

一位作家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某出版社出版后,封面设计等被大幅改动,严重影响了作品的整体形象。作家以侵犯著作权为由起诉该出版社,法院经审理认定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相关权利,责令其改正并给予赔偿。

【律师点评】

在第一个案例中,音乐平台作为作品的传播者,未获得合法授权就进行播放,明显侵犯了唱片公司作为邻接权主体的权利。这提醒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传播作品必须要遵循法律规定,获得相应授权。在第二个案例中,出版社虽然拥有作品的出版权,但对作品进行不合理的改动,超出了其权利范围,侵害了作者的著作权。这告诫我们,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应保持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敬畏。无论是著作权还是邻接权,都需要我们以法律为准绳,共同维护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