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一般可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比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赔偿劳动者因合同无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案例一:小李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但小李实际在该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法院参照该公司同期同岗位工资标准,判决公司支付小李相应的劳动报酬,并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对小李因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案例二:小张发现自己与单位的劳动合同无效后,向单位主张工资报酬和经济损失赔偿。单位拒绝后,小张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经审查后依法发出了支付令。
在实践中,当遇到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时,劳动者应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如上述案例所展示的,劳动者有权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以及因合同无效导致的经济损失赔偿。而用人单位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不能以合同无效为由逃避支付义务。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事实进行公正裁决,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要善于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如申请支付令等,来高效地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