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卖口罩的,如果没有取得相关执照是可能犯法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如果卖的是假口罩还可能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非法经营罪,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
(四)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案例一:王某在疫情期间,未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私自购进大量口罩进行售卖。经调查,其销售金额较大,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被依法判定构成非法经营罪。
案例二:李某通过非正规渠道购进一批假口罩,然后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后被相关部门查处,因其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种私下卖口罩而触犯法律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此类行为,必须要依据法律规定严格惩处。无论是非法经营还是销售伪劣产品,都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大民众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切勿为了一时之利而从事违法的商业活动。同时,执法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打击这类违法犯罪行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众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