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
案例一:甲是一位知名作家,其作品被乙公司擅自使用。甲在两年多后才发现该侵权行为并提起诉讼。经法院查明,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法院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依据相关规定计算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
案例二:丙的著作权被丁侵犯,丙在知道侵权行为三年后才起诉。虽然超过了两年诉讼时效,但由于侵权行为一直持续且在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同样判决丁停止侵权行为,并依法确定了赔偿数额。
在版权纠纷案件中,诉讼时效的规定至关重要。对于权利人来说,要及时关注自身权利是否被侵害,以便在时效内主张权利。而对于法院来说,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判定诉讼时效及侵权行为的状态。像上述案例中,即便超过两年时效,但只要侵权行为持续且在保护期内,权利人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这也提醒我们,尊重他人版权是必须遵守的法律和道德底线,否则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