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当中规定的公假,包括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案例一:某公司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员工加班,且未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员工将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公司的行为违法,依法判决公司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及相应的经济补偿。
案例二:李某所在单位在春节期间未安排其休假,也未给予任何补偿。李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对该单位进行了调查和处理,责令单位依法安排李某补休或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劳动者在公假期间休假,若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提醒用人单位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避免因违法行为而面临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假,确保劳动者能够在公假期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