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一、劳动争议调解。
二、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也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之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三、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李某在某工厂工作时受伤,被认定为工伤,但工厂拒绝给予相应赔偿。李某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未能达成一致。随后,他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依法作出裁决,要求工厂承担相应责任。然而,工厂不服裁决提起诉讼,李某积极应诉,最终法院判决维持仲裁裁决,李某获得了应有的赔偿。
在这个案例中,李某充分利用了法律规定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他首先尝试调解,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及时申请仲裁,面对工厂的诉讼也坚定地维护自身权益。这体现了劳动者在面对劳动争议时,要坚定地通过合法途径来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提醒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王某与公司因工资发放问题产生争议,王某先与公司进行协商,但未能解决。接着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过程中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举证和辩论。最终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支持了王某的部分诉求。公司对裁决结果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审理,法院对仲裁裁决予以维持。
此案例展示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常见过程。王某在协商无果后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这是明智的选择。而公司的诉讼行为也是其权利,但法院的判决维持了仲裁结果,说明了仲裁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劳动者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应畏惧,要积极利用法律赋予的途径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尊重仲裁和诉讼的结果,依法处理与劳动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