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受伤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写一份劳动仲裁申请书,交到劳动仲裁委员会,同时附上因工负伤的相关证据。如果要证明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或者在完成企业交办的任务过程中受的伤,受伤后应及时向单位汇报,还要记住受伤时有哪些见证人在场,记住他们的姓名、住址和联系方法。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第六条,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小李是一名建筑工人,在工作时从高处坠落受伤。他及时向单位汇报了情况,并让同在现场的工友为其作证。之后他写了劳动仲裁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提交给劳动仲裁委员会,最终成功获得了相应的工伤赔偿。
在这起案例中,小李的做法非常正确。他及时向单位报告受伤情况,保留了相关见证人的信息,并且按照规定提交了申请书和证据,这一系列的行为为他成功维权奠定了基础。劳动者在遇到因工受伤的情况时,应像小李这样积极行动,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履行责任,依法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避免纠纷的产生。
小张在工厂上班时被机器压伤手指,他受伤后第一时间告知了单位领导,也记录下了当时在场同事的姓名等信息。他准备好材料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最终顺利得到了工伤赔偿和相关待遇。
此案例中,小张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他懂得在受伤后及时固定证据和寻找证人,这对于后续的仲裁申请起到了关键作用。劳动者需明白,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在因工受伤后要冷静应对,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去操作,以保障自己能获得应有的赔偿和待遇。而用人单位也应重视劳动者的工伤问题,积极配合处理,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