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工伤认定程序如下: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提交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
3、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4、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5、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6、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小李是某企业的职工,在工作中受伤后,其所在企业未及时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小李自己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交了相应材料。相关部门经过调查核实,最终作出了小李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之后小李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获得了相应的赔偿和保障。
在这起案例中,小李充分了解并运用了工伤认定程序,积极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有义务及时为受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若企业未履行该义务,职工应主动采取行动。同时,职工要准确提交所需材料,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核实工作,以确保工伤认定的顺利进行和自身权益的实现。
小张在工作时遭遇意外事故受伤,他向企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企业在协助小张提交材料的过程中,出现了材料不完整的情况。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规定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小张和企业根据要求及时补正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顺利受理了申请。经过一系列程序,小张成功被认定为工伤,并进行了后续的劳动能力鉴定。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工伤认定程序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无论是职工还是企业,都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当材料不完整时,一定要按照告知及时补正,避免耽误工伤认定的进程。而相关部门也应依法依规办事,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认定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