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寻衅滋事罪怎样认定

寻衅滋事罪怎样认定

瑞律网整理发布 136°c 2025-01-24
导读:刑事辩护寻衅滋事罪怎样认定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2、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3、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

寻衅滋事罪怎样认定

寻衅滋事罪怎样认定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2、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举例说法】

案例一:甲在公共场所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随后对他人进行随意殴打,导致多人受伤,情节恶劣。经法院审理,认定甲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案例二:乙经常在街道上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后被警方抓获。法院经审查,判定乙构成寻衅滋事罪。

【律师点评】

在认定寻衅滋事罪时,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就如上述案例,甲随意殴打他人且情节恶劣,乙的一系列行为也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要综合考虑犯罪的主观方面、客观行为以及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同时,辩护律师也应从这些方面仔细分析案件,寻找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情节,以确保公正的审判和合法的权益保障。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