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证据能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对证据材料的要求根据申请人的身份不同有一定区别。如果不能提供充足的证据,会影响裁判的最终结果,但法律并没有因证据不足而剥夺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王某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后被无故辞退,但他手中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其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及相关权益受损情况。他毅然申请了劳动仲裁,在仲裁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陈述及对工作场景、同事关系等细节的描述,让仲裁庭对其主张有了一定的认可。最终,仲裁庭要求公司提供相关的考勤、工资发放等记录,从而认定了王某的部分诉求。
李某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后申请劳动仲裁,因缺乏证据,仲裁请求最初未得到支持。但李某没有放弃,他努力回忆并找到了一些之前与领导沟通工作的邮件和短信,以此作为补充证据再次申请仲裁,最终改变了仲裁结果。
在实际情况中,即使一开始没有充分证据,也不应放弃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劳动者可以在申请过程中,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尽力去搜集、整理证据。同时,仲裁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证据,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提醒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保留一些可能与劳动关系、权益相关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当遇到劳动纠纷时,要坚定信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因证据不足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