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未成年犯判五年能减刑多久

未成年犯判五年能减刑多久

瑞律网整理发布 111°c 2025-02-04
导读:刑事辩护未成年犯判五年能减刑多久未成年犯判五年的,最多能减刑两年半的时间。法律规定,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狭义的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未成年犯判五年能减刑多久

未成年犯判五年能减刑多久

未成年犯判五年的,最多能减刑两年半的时间。法律规定,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狭义的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广义的减刑是指凡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包括狭义减刑的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举例说法】

小明是一名未成年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服刑期间,他严格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还多次帮助其他服刑人员解决问题,表现出明显的悔改之意。同时,他在一次监狱组织的生产活动中,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改进建议,为监狱节省了不少成本,属于立功表现。最终,经法院审核,对其减刑一年半。

【律师点评】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能够获得减刑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表现,赢得了减刑的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法律对于积极改造罪犯的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有机会重新回归社会,开始新的生活。同时也提醒其他未成年罪犯,只要认真遵守规定,努力改造,就有获得减刑的可能。

【举例说法】

小刚作为未成年犯被判刑五年,服刑过程中他不仅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监狱内的文艺活动做出贡献。同时,他还勇敢地阻止了一起同监舍服刑人员的打架斗殴事件,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后来经认定属于有立功表现,依法获得了减刑两年的裁定。

【律师点评】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刚凭借自己多方面的良好表现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减刑。这表明法律对于那些真正有悔改和立功行为的未成年罪犯是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的。也说明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未成年罪犯只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动,就有可能获得较大幅度的减刑,为自己早日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