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时效不是2年,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王某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笔遗产,但王某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及时处理遗产继承的事宜。三年后,王某的一位亲戚提出要分割这笔遗产,王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可能被侵犯。王某咨询律师后得知,他还在诉讼时效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李某在其父亲去世多年后,突然发现父亲生前有一处房产未进行分配。当他准备主张自己的继承权时,却被告知已经超过了二十年的最长时效,无法再提起诉讼,李某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结果。
在遗产继承中,时效问题至关重要。继承人应当及时关注自身权利,一旦发现可能存在侵权行为,应尽快采取行动。像案例中王某,及时意识到问题并采取措施,能较好地保障自己的权利。而李某则因为疏忽大意,未在规定时间内主张权利,导致最终无法获得应有的财产。这也提醒大家,对于遗产继承要保持敏感度,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时效限制,避免自身权益受损。同时,若遇到类似纠纷,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