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有下列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甲公司拥有一项核心专利技术,乙公司未经许可大量生产销售与该专利技术相同的产品。甲公司发现后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投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乙公司侵权,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同时,甲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法院经审理后,判决乙公司赔偿甲公司相应的经济损失。
丙个人伪造他人专利并用于产品生产,情节严重。最终,相关司法机关依法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明确侵权责任至关重要。行政责任能及时制止侵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民事责任中的赔偿损失等措施可保障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刑事责任则是对严重侵权行为的有力震慑。如上述案例中,甲公司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身权益,乙公司为其侵权行为付出代价;丙因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而被追究刑责,这都彰显了法律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和个人都应尊重他人专利,否则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同时,专利权人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的专利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