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报案之后,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受理后,应该在三天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所以网络诈骗立案的期限为三天。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案例一:李某在网络上遭遇诈骗,损失数千元,他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审查,在三天内确定了该案件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遂予以立案,最终成功破获案件,为李某挽回了损失。
案例二:张某被网络诈骗后报案,但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规定,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作出了不予立案的决定,并及时制作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三日以内送达给了张某。
在网络诈骗案件中,公安机关对于立案的审查和决定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一旦接到报案,会尽快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这既体现了法律对于打击犯罪的重视,也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如果公安机关决定立案,那么就会全力展开侦查工作,以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如果决定不予立案,也会依法作出通知并说明理由,让报案人知晓情况。报案人对于公安机关的决定有异议的,也有权依法进行申诉等法律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