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名誉可以报警的,由于情节和后果不同,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2.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
3.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瑞律提醒您,如单位处分,当事人精神受打击患精神病,法人经济效益滑坡等证据。
4.被告如主张免责,应提供其没有过错,或没有损害原告名誉权的证据。
5.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依据和清单。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