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罪不捕还会判刑。如果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在一起盗窃案件中,嫌疑人被定罪但不逮捕,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在后续的审判过程中,法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对其判处了一定刑期的刑罚。
还有一个案例,某人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定罪不捕后,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审理,仍然被判处了徒刑。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定罪不捕并不意味着必然不会被判刑。司法程序是严谨且全面的,会综合多方面情况来判定最终的刑罚。即使一开始没有被逮捕,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是基于法律规定和具体事实的。当事人及其辩护人应当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机关也会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