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如何处理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如何处理

瑞律网整理发布 146°c 2025-01-31
导读:医疗纠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如何处理如果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如何处理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如何处理

如果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以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举例说法】

某医院在手术中出现严重失误,导致患者死亡。医院未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后经家属发现并举报,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

一家医疗机构发生医疗过失,造成 5 名患者不同程度的人身损害后果,但未按规定在 12 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律师点评】

医疗机构在面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是其法定职责。如未依法履行报告义务,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上述案例中,医院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规定,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也对医疗行业的规范和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监督医疗机构的行为,确保其依法依规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