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一、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
1、国家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
2、集体资本:是指由本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和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投入形成的资本金。
3、法人资本:是指其他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的资本。
4、个人资本: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
5、港澳台资本:是指XX、XX特别行政区和XX省的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6、外商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二、实收资本按照投资形式可划分为: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三种。
《公司法》第八十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 公司与 B 个人签订投资协议,B 以货币资金形式投入 A 公司作为实收资本。后双方因该资本的认定及权益产生纠纷。
C 企业与 D 企业进行合作,D 企业以无形资产作为投资投入 C 企业,在后续经营中对该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出现分歧。
在实收资本的相关案例中,对于投资主体、投资形式的明确界定至关重要。如在第一个案例中,双方应在协议中清晰约定货币资金投入的具体方式及相关权益,以避免后续纠纷。而在第二个案例中,无形资产的投资需注重其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各方应通过专业评估或协商确定一个公平的价值,同时在合同中详细规定相关条款,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涉及实收资本的操作中,务必依据法律规定,严谨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资本投入的合法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