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法定继承是否由第一继承人均分,视情况而定,如果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的,由指定的遗嘱继承人继承遗产。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顺序继承遗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案例一:王某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生前并未订立遗嘱。其配偶、子女和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对遗产进行了均等分配。
案例二:李某离世,生前有遗嘱指定其子女继承全部遗产,此时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则不能参与遗产的分配。
在遗产法定继承中,法律规定了明确的继承顺序和原则。但实践中情况往往较为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第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均等分配遗产,但也并非绝对,可能会考虑各继承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而当存在遗嘱时,则应严格按照遗嘱执行,这体现了对被继承人意愿的尊重。继承人在面对遗产继承问题时,应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