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的财产包括夫妻共同财产,一方个人财产,这些都是可以继承的遗产,夫妻共同财产要在夫妻之间分割处理,属于死者的那部分才是可以继承的遗产。再婚夫妻死亡后,有遗嘱的会按照遗嘱继承,如果没有遗嘱的话,会按照法定继承的程序来继承,妻子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李某与王某系再婚夫妻,李某去世后未留下遗嘱。李某生前与王某共同购置了一处房产,还拥有个人存款若干。李某有与前妻所生子女。在这种情况下,王某与李某的子女就财产继承产生争议。
张某与赵某再婚,赵某去世后,赵某的子女拿出赵某生前的一份遗嘱,声称赵某将大部分财产留给了他们,而张某认为遗嘱存在问题,双方为此陷入纠纷。
在第一个案例中,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即房产,应先分割一半给王某,另一半作为李某的遗产。李某的个人存款全部属于遗产。王某作为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与李某的子女共同继承这些遗产。在分割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依法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
在第二个案例中,当出现遗嘱时,首先要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遗嘱确实有效,应按照遗嘱执行,但如果存在争议,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确定遗嘱的效力,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在再婚家庭的财产继承问题上,各方应秉持合法、公平、理性的态度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