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既遂量刑标准的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案例一:甲捏造乙盗窃的事实向公安机关告发,导致乙被错误刑事调查,后经查明真相,乙并未实施盗窃行为。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案例二: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之便,故意捏造他人受贿的虚假信息进行举报,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最终丙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因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从重处罚。
在上述案例中,甲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乙,其行为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应受到法律制裁。而丙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应依法履行职责,却滥用权力进行诬告陷害,性质更为恶劣,从重处罚是合理且必要的。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犯罪必须严格依法惩处,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法律的尊严得到切实维护。同时,也提醒广大公民要依法依规行使权利,不得随意诬陷他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