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刑法》中规定的罪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处罚具体如下:
1、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的,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4、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案例一:王某通过网络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并将其出售给多个买家,获利颇丰。经调查,其涉及的信息数量巨大,情节特别严重,最终被依法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二:某公司员工李某利用工作之便,私自将客户信息出售给第三方公司。因属于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并出售,依法从重处罚,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这类案件中,首先要明确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性质,这是定罪的关键。其次,对于情节严重和特别严重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信息的数量、性质、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再者,单位犯罪中,不仅单位要承担罚金,相关责任人员也难逃罪责。作为辩护律师,要仔细研究案件细节,寻找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证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增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