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隐名股东怎么退出撤资

隐名股东怎么退出撤资

瑞律网整理发布 148°c 2024-12-31
导读:公司法务隐名股东怎么退出撤资隐名股东要撤资的,首先要对自己股东身份的确认,然后再进行股权转让。隐名股东身份的确认需有其他股东认可其股东身份的意思表示。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是不得进行撤资的,股东要进行撤资只能通过股

隐名股东怎么退出撤资

隐名股东怎么退出撤资

隐名股东要撤资的,首先要对自己股东身份的确认,然后再进行股权转让。隐名股东身份的确认需有其他股东认可其股东身份的意思表示。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是不得进行撤资的,股东要进行撤资只能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进行。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举例说法】

甲作为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乙签订代持协议。后甲欲撤资,在与乙协商后,乙同意将其代持的股权转回给甲。但公司其他股东认为甲一直未实际参与公司经营,不同意其成为显名股东。甲无奈之下提起诉讼,最终法院经审理认定甲的隐名股东身份,支持了甲通过股权转让方式撤资的请求。

【律师点评】

在这一案例中,甲虽为隐名股东,但通过合法途径确认了自身身份,为其后续撤资奠定了基础。而其他股东对于甲身份的不认可,也凸显了隐名股东撤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况。这提醒我们,在处理隐名股东撤资问题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进行操作,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妥善保障。

【举例说法】

丙是某公司的隐名股东,在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丙想要撤资。丙与公司其他股东协商股权转让事宜,但因价格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丙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遂寻求法律帮助。经法院调解,各方最终就股权转让价格达成一致,丙顺利撤资。

【律师点评】

此案例表明,隐名股东撤资时,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往往是关键环节。各方可能存在分歧,此时通过法律途径或调解等方式来解决争议是较为妥当的办法。同时也警示我们,在涉及隐名股东相关事务时,各方应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协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