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起诉是要起诉借款人的,如果存在保证人的,债权人也可以选择起诉保证人。
但是有以下两种情况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二)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A 向 B 借款 10 万元,并由 C 作为保证人提供担保。借款到期后,A 未能还款,B 欲起诉。B 考虑到 A 可能无力偿还,于是选择起诉 C。C 抗辩称 A 与 B 存在串通骗取其提供保证的情况,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法院经审理后认定 C 需承担保证责任。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保证人 C 提出了抗辩理由,但因其无法充分举证,所以其抗辩未被采纳。这提醒我们,在作为保证人时要谨慎对待,明确自己的责任和风险。同时,债权人在起诉时也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被告,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当出现类似纠纷时,各方都应积极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
D 借给 E5 万元,F 作为保证人。后 D 起诉 F,F 主张 D 曾对其进行欺诈使其提供保证。F 提供了相关证据,经法院审查属实。最终法院判决 F 不承担保证责任。
此案例表明,当保证人能够证明自己是在受到欺诈、胁迫等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是可以免除保证责任的。这也警示债权人在与保证人订立保证合同过程中,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而保证人在感觉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收集有力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会保障各方的正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