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如果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可以从轻处罚。
刑事谅解书是刑法中规定的酌定量刑情节之一,在没有法定的减刑情节的情况下,该谅解书对于刑事诉讼中的辩护方就成了重要的答辩工具。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案例一:张某因琐事与李某发生冲突,将李某打成轻伤。事后张某积极赔偿李某损失并取得其谅解。法院在量刑时充分考虑了谅解书的因素,对张某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案例二:王某故意伤害赵某致重伤,但王某在案发后主动认罪悔罪,积极与赵某协商赔偿事宜并取得谅解书。最终法院综合各种情况,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四年。
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谅解书对于量刑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体现了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的意愿。但同时,法院也会综合全案的其他情节进行考量,如伤害的严重程度、犯罪的手段和动机等。律师在辩护过程中,应注重收集和提交能够证明被告人从轻处罚的证据,包括取得的谅解书等,以最大程度地为被告人争取有利的量刑结果。同时,被告人自身也应认识到其行为的错误性,积极采取措施弥补被害人,争取获得谅解,这不仅有利于案件的处理,也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