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案例一:小张和小李在同一家公司从事相同的工作,但工资却有较大差距。小张了解到同工同酬的规定后,与公司进行交涉,最终公司调整了工资待遇,实现了同工同酬。
案例二:某企业在对待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时,劳动报酬分配存在明显差异。派遣员工依据同工同酬权利进行维权,促使企业修改了不合理的薪酬制度。
在实践中,同工同酬的落实往往需要劳动者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当遇到用人单位违反同工同酬规定时,劳动者应勇敢地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劳动者,避免因薪酬差异引发纠纷,从而营造良好的劳动用工环境。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要求,也是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