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阴阳合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税,属于违法行为。签订阴阳合同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部分,民事责任是合同无效的后果,刑事责任是逃税罪。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案例一:甲将房产出售给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价格较低的“阴合同”用于办理过户手续以避税,同时私下还有一份真实价格的“阳合同”。后被税务部门发现,要求甲乙补缴税款并给予了相应处罚。
案例二:丙与丁签订房产买卖阴阳合同,在办理过户过程中产生纠纷,法院经审查认定阴阳合同均无效,双方需重新协商合法的交易方式。
在房产交易中,签订阴阳合同这种行为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税务处罚,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合同的效力也难以得到保障,一旦发生纠纷,双方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当事人在进行房产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合法、诚信的方式进行交易,避免因一时的不当行为给自己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