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何时会丧失效力

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何时会丧失效力

瑞律网整理发布 130°c 2025-01-22
导读:婚姻家庭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何时会丧失效力公证遗嘱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如果没有法定无效情形的出现,公证遗嘱会一直有效。法定无效情形如下:1、遗嘱内容侵害国家、公共或第三人的利益。2、遗嘱人在立遗嘱后以事实行为改变遗嘱。3、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4、遗

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何时会丧失效力

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何时会丧失效力

公证遗嘱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如果没有法定无效情形的出现,公证遗嘱会一直有效。

法定无效情形如下:

1、遗嘱内容侵害国家、公共或第三人的利益。

2、遗嘱人在立遗嘱后以事实行为改变遗嘱。

3、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4、遗嘱没有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5、利害关系人申请,经法院判决确定无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举例说法】

案例一:王某生前立下公证遗嘱,将其大部分财产留给儿子。但后来王某在重病期间,儿子对其不管不顾,反而是女儿悉心照料。王某在病床上当着多人的面表示要更改遗嘱,将财产更多地分给女儿,但未进行公证。王某去世后,儿子依据公证遗嘱要求继承财产,女儿则主张父亲已改变心意。最终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定重新分配遗产。

案例二:张某立下公证遗嘱后,其家族企业遭遇重大危机,为了挽救企业,张某将遗嘱中涉及的部分重要资产进行了处置。在张某去世后,关于这些被处置资产的继承问题引发争议,最终法院认定该部分遗嘱内容因张某的事实行为而失效。

【律师点评】

在实际生活中,公证遗嘱的效力虽然较强,但也并非绝对不可动摇。如案例一中,虽然原公证遗嘱存在,但王某在临终前以明确的意思表示改变了部分分配意愿,且有多人见证,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依据公证遗嘱来分配。案例二则显示出,遗嘱人后续的实际行为可能导致部分遗嘱内容失去效力。这也提醒大家,在处理遗嘱相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地依赖公证遗嘱。同时,立遗嘱人也应谨慎行事,尽量避免因后续行为导致遗嘱效力出现争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