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肇事者涉嫌交通肇事罪,是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受害者家属应当立即报警处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案例一:王某驾车与行人李某发生碰撞,李某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王某逃逸,后被警方抓获。经调查,王某存在超速等违法行为。最终,王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案例二:张某驾驶货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摩托车驾驶员陈某不幸死亡。张某在事故后主动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法院经审理,鉴于张某有自首情节且事后积极赔偿,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在这类案件中,首先,受害者家属一定要及时报警,让警方介入,固定证据,这对后续的维权至关重要。其次,肇事者的行为和态度会对案件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如是否逃逸、是否有自首情节等。再者,赔偿问题也是关键,积极赔偿并取得受害者家属谅解,在量刑时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从轻。最后,法律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正的判决,以维护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肇事者的行为进行惩处,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