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现行刑法对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现行刑法对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瑞律网整理发布 88°c 2025-01-18
导读:刑事辩护现行刑法对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

现行刑法对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现行刑法对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注册资本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应予追诉。

2、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家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数额在一百万美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即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例说法】

甲作为国有公司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在与某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未仔细审查对方资质和合同条款,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公司被骗,直接经济损失达八十万元,最终被依法追诉。

乙是一家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处理业务时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外汇被骗购一百五十万美元,其行为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律师点评】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存在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该行为是否导致了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在司法实践中,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来判断,确保罪责刑相适应。同时,也提醒相关人员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务必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谨慎态度,避免因自身的疏忽而触犯法律,给国家和单位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