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可以调解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案例一:王某通过虚构投资项目诈骗李某钱财,后王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向李某赔偿损失并诚恳赔礼道歉,李某最终谅解了王某,双方达成和解。
案例二:张某以虚假身份骗取他人财物,在被追诉后,张某真诚悔罪并努力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双方和解,使得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在诈骗罪中,调解是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限制的。一方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并表现出真诚的悔意,通过实际行动来弥补被害人的损失。另一方面,被害人的自愿和解也是关键因素。在司法实践中,要确保和解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不能让调解成为逃避法律制裁的手段。同时,律师在此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