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工作被骗如果是免费的招聘网站,而且网站没有宣传保证其推介的招聘信息都是属实的广告,则通常是免责的。如果招聘网站并不知道企业有诈骗的主观性,而参与招聘信息的推荐、编辑等,则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网站明知该企业有诈骗之嫌疑,还帮忙推荐、编辑招聘信息,则要追究网站负责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案例一:李某在某知名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高薪工作信息,应聘后被骗取数千元。该网站在审核企业信息时存在疏忽,未发现该企业的诈骗意图。最终,法院判决该网站承担部分民事责任,赔偿李某一定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张某通过某小型招聘网站找工作,该网站明知合作企业存在诈骗嫌疑,仍为其发布招聘信息。案发后,网站相关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网上找工作被骗的情况下,网站是否担责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案例一所示,招聘网站若存在审核不严等过错,就可能要承担一定民事责任。而像案例二这种明知故犯的情况,网站相关人员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也提醒广大求职者,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招聘信息;同时招聘网站也应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否则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