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合同无效,阴合同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根据具体案情判断。
举个例子,如果双方表面上签订的是民间借贷合同,暗地里是在进行套路贷,由于套路贷在我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套路贷合同无效。
再比如说,二手房屋买卖中双方为了避税签订了一份价低的阳合同和一份价高的阴合同,该阴合同属于双方正常买卖房屋,因此阴合同有效。当然,当事人是否因此受到税务管理部门的处罚需要另行讨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案例一:甲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同时签订一份低价的阳合同用于过户避税,一份真实价格的阴合同用于实际交易。后乙拒绝履行阴合同约定,甲诉至法院。
案例二:A 公司与 B 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表面是正常合作,实际背后隐藏着非法利益输送的阴合同。后被相关部门查处。
在案例一中,阴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应认定为有效,乙应按阴合同履行义务。而阳合同因规避税收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在案例二中,该阴合同因涉及非法利益输送违反法律规定,应属无效,相关当事人可能面临法律责任。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对于阴阳合同的效力判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综合考量,不能一概而论。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