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商标转让的程序如下:
1、商标转让人以及受让人要向商标局申请转让注册商标。
2、商标局受理。
3、审查。要审查内容为:转让人是否商标权人,是否有权出让商标;转让商标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质押且未取得质押权人同意,是否存在许可使用的备案,是否存在法院或其他权力部门的查封等强制措施;是否符合一并转让原则;是否存在不良影响。
4、公告。
5、核发转让证明。
《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
对容易导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甲拥有一个极具市场价值的注册商标,欲将其转让给乙。双方按照程序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商标局依法进行了受理、审查,在确认各项条件均符合规定后,进行了公告并核发了转让证明,乙顺利获得该商标的权益。
在这个案例中,甲乙双方严格遵循了注册商标转让的程序,从申请到最终获得转让证明,每一步都符合法律规定。这提醒我们,在进行商标转让时,务必按照法定程序操作,确保转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和纠纷。同时,商标局的严格审查也是为了保障商标转让市场的规范和有序,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丙将其注册的商标转让给丁,但丁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商标存在之前未发现的许可使用备案。这一情况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纠纷,给双方都带来了困扰。
这个案例凸显了在商标转让审查过程中全面细致的重要性。尽管商标局会进行审查,但有些问题可能在当时未被完全察觉。对于转让方和受让方来说,在转让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受让方尤其要谨慎,对商标的各项情况进行深入核实,避免接手后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争议,以维护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