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案例一:某公司在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过程中,虚构自身实力和项目前景,骗取对方巨额财物后失联。最终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甲公司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在履行过程中采取各种欺诈手段,获取对方大量钱财用于挥霍,后被司法机关查处。
在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案件中,关键在于准确认定犯罪构成要件。比如虚构单位、冒用名义等行为是否确实存在,以及非法占有目的的判定等。司法机关会综合各种证据和情节来定罪量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不仅要对单位进行惩处,相关责任人员也难辞其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为本,避免触碰法律红线。一旦涉及此类纠纷,当事人应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