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是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是哪些

瑞律网整理发布 116°c 2024-12-31
导读:刑事辩护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是哪些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一、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

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是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是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

一、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举例说法】

案例一:甲因涉嫌盗窃被警方通缉,后其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盗窃行为及其他未被警方掌握的盗窃事实。最终法院认定甲构成自首,并对其从轻处罚。

案例二:乙因故意伤害罪被逮捕,在服刑期间,主动向司法机关供述了其之前还曾实施过一起抢劫行为,该抢劫行为司法机关尚未掌握。法院据此认定乙构成自首。

【律师点评】

在上述案例中,充分体现了自首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对于甲,其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行,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依法获得从轻处罚,这彰显了法律鼓励犯罪分子主动认罪悔罪的立法目的。而乙在服刑期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以自首论,这也体现了法律对于真诚悔罪、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在刑事辩护中,自首情节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律师应当准确把握相关规定,为当事人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