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假货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两种罪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王某长期在网上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服装,获利颇丰。经调查,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最终被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李某经营一家小型商店,售卖的部分商品为假冒伪劣产品。相关部门查处后,因其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其进行了处罚。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卖假货的行为,法律是严格惩处的。无论销售的方式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符合相关罪行的构成要件,就难逃法律制裁。商家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切勿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触碰法律红线。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要提高警惕,注意辨别真伪,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举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