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继承 > 遗产继承案件中哪些情况下遗嘱失效(法律依据、案例)

遗产继承案件中哪些情况下遗嘱失效(法律依据、案例)

瑞律网整理发布 106°c 2024-12-05
导读:遗产继承案件中以下情况下遗嘱失效:1、遗嘱处分的财产属于他人所有。2、遗嘱内容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订立遗嘱后,遗嘱人作出相抵触的民事法律行为。4、遗嘱继承人先

遗产继承案件中哪些情况下遗嘱失效(法律依据、案例)

遗产继承案件中以下情况下遗嘱失效:

1、遗嘱处分的财产属于他人所有。

2、遗嘱内容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订立遗嘱后,遗嘱人作出相抵触的民事法律行为。

4、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5、法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经典案例】

案例一:

老张生前立下一份遗嘱,表明要将家中的一处房产留给小儿子。然而,这处房产实际上是老张和老伴儿共同所有,老张只拥有其中的一部分产权份额。老张去世后,几个子女就遗产继承问题产生了纠纷,小儿子拿着遗嘱主张继承整套房产。

其他子女则认为该遗嘱涉及处分母亲的那部分房产权益,是不合理的。最终经过法院审理,认定老张遗嘱中关于处分整套房产的部分失效,因为遗嘱处分的财产属于他人(老张老伴儿)所有,只能按照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先对老张拥有的那部分房产产权份额再结合遗嘱等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案例二:

李大爷身体不好,在大儿子的诱导下立下遗嘱,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都留给大儿子。但实际上,李大爷原本是打算几个子女平分这些积蓄的,只是当时经不住大儿子的软磨硬泡,又怕大儿子闹情绪,才无奈立下那样的遗嘱。后来李大爷意识到不妥,多次向旁人表示后悔立下那份遗嘱,想更改却没来得及就去世了。

在遗产继承时,其他子女认为这份遗嘱内容不是父亲的真实意思表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过对相关证人证言以及李大爷生前一些言行的综合审查,认定这份遗嘱确实违背了李大爷的真实意愿,判定该遗嘱失效,最终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对李大爷的积蓄进行了分配。

案例三:

王奶奶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贵字画留给二孙子。可后来王奶奶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又当着众多亲属的面,表示要把这幅字画捐赠给当地的博物馆,并且后续也完成了捐赠的相关手续,做出了与遗嘱相抵触的民事法律行为。

王奶奶去世后,二孙子拿着遗嘱要求继承那幅字画时,法院审理认为,王奶奶订立遗嘱后又作出了捐赠字画这一相抵触的行为,所以遗嘱中关于字画的处置内容失效,二孙子不能依据这份遗嘱获得该字画的继承权。

案例四:

赵先生在自己的遗嘱中明确表示,自己名下的一套商铺由外甥小刘继承。但不幸的是,小刘在赵先生之前就因意外事故去世了。赵先生去世后,在处理遗产继承事宜时,有人提出按照遗嘱执行,让小刘的家人继承商铺。

不过,经过法律人士的分析以及法院最终判定,遗嘱继承人小刘先于被继承人赵先生死亡,这种情况下遗嘱中关于商铺由小刘继承的这一安排失效,该商铺只能按照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则在赵先生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内进行分配。

【律师点评】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遗嘱的有效性在遗产继承中至关重要,而法律对于遗嘱失效的几种情形有着明确且合理的规定。

在案例一中,涉及到对共有财产的处分问题,遗嘱人只能对自己合法拥有的财产通过遗嘱进行处置,这保障了其他财产共有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遗嘱不当处分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所以,立遗嘱时必须要清楚财产的权属情况,确保遗嘱内容不超出自己的处分权限。

案例二则凸显了遗嘱需体现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这一关键要点。若遗嘱是在受胁迫、欺骗等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其很难被认定为有效。这提醒人们在订立遗嘱时要保持清醒自主,同时也警示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遗嘱订立的人,这种行为不会得到法律的认可。

对于案例三,遗嘱订立后,遗嘱人作出相抵触的民事法律行为,表明遗嘱人的意愿发生了改变,法律尊重这种后续真实意愿的表达,从而使原遗嘱相应部分失效。这体现了遗嘱是一种可随遗嘱人想法变化而变动的法律行为安排,遗嘱人有权在生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财产处置方式。

而案例四中,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使得遗嘱原本指定的继承安排无法实现,法律规定此时遗嘱失效,按法定继承处理,这保证了遗产继承秩序的合理与公平,防止出现继承主体缺失却强行按原遗嘱执行的不合理状况。

这些案例警示大家,订立遗嘱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确保遗嘱的有效性,同时,在面对遗嘱可能失效的争议时,要依据法律条文和事实依据,合理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保障遗产继承能够依法有序地进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