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继承 > 放弃继承权的条件都有哪些

放弃继承权的条件都有哪些

瑞律网整理发布 38°c 2023-08-08
导读:“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可以放弃”,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于法律上权利义务概念的基本认知。那么怎样放弃继承权才有效,有哪些要求?网友咨询:放弃继承权的条件都有哪些律师解答:放弃继承权的条件如下:1、当事人的身份属实,要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关于更多的疑问,下面由瑞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放弃继承权的条件都有哪些

“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可以放弃”,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于法律上权利义务概念的基本认知。那么怎样放弃继承权才有效,有哪些要求?

瑞律网

网友咨询:

放弃继承权的条件都有哪些

律师解答:

放弃继承权的条件如下:

1、当事人的身份属实,要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没有受欺诈、胁迫,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

3、公证处要向当事人讲明他的权利、义务以及放弃继承权的法律后果,使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将要产生的影响有明确的认识,并将其记录在谈话笔录中,让当事人核对并签名。

4、当事人放弃继承权不应附带其他条件或将自己放弃的权利转移给他人。

律师补充:

1、书面方式。这是基本的方式。放弃继承是单方法律行为,被放弃的遗产将由其他继承人继承,没有其他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全部放弃或者丧失继承权的,将按无人继承的遗产收归国家或集体组织所有。

放弃继承用书面方式表达,就更显慎重,而且有利于稳定被放弃的那部分遗产再转移的法律后果。实践中,用书面方式放弃继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到公证机关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文书;

(2)亲自书写的弃权声明书;

(3)写给其他继承人的有明确的放弃继承意见表示的信件,等等。

2、口头方式。如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分别或者同时向其他继承人口述放弃继承的意见。在诉讼中,继承人向人民法院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的,要制作笔录,由放弃继承的人签名。

继承权包括两种涵义,其中一种是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享有客观意义上的可能性继承权。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声明:文章内容系瑞律网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互联网相关信息整理发布。如若侵权或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将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