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不是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是指按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所进行的继承。法定继承是指按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案例一:王某生前立下遗嘱,将其大部分财产指定由其儿子继承,而在法定继承中,王某还有其他亲属也有继承权。最终按照遗嘱,财产由其儿子继承。
案例二:李某去世后未留下遗嘱,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其配偶、子女等进行了继承分配。
在实际情况中,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况是不同的。遗嘱继承体现了被继承人的个人意愿,只要遗嘱合法有效,就应当优先按照遗嘱执行。而法定继承则是在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财产分配。律师在此提醒大家,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法定继承,都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被继承人在生前应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好遗产分配,避免日后产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