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案例一:王某在驾车过程中与另一辆车发生碰撞后,直接驾车逃离现场。后经警方调查确认,对其处以罚款并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的处罚。
案例二:李某交通肇事后逃逸,导致受害者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最终李某被法院判处 7 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是一种极其严重且不负责任的行为。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法律对于此类行为的惩处是相当严厉的。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驾驶者,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相关部门的处理,而不是选择逃避责任。否则,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