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人依法对自己已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它构成我国商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能构成本罪的主体。就自然人而言,只要行为人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故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就可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故意销售给他人。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王某经营一家小型商店,为获取高额利润,购进大量假冒知名品牌的商品进行销售。后经群众举报,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查处,发现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最终王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李某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自认为网络销售较为隐蔽不会被发现。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其行为还是被监管部门察觉,因其违法所得达到一定标准,李某被依法判刑。
在上述案例中,王某和李某的行为均明确触犯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他们明知所售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却依然为了私利而进行销售,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的商标专用权。这也提醒广大商家,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利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提高辨别能力,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